【百年党史百人讲】100:体韵党史——中央苏区体育运动
时间:2021-06-20 10:20:00 作者:中共72886必赢欢迎光临委员会
百 年 党 史 百 人 讲
(第 100 期)
一、本期领读人
黄悦,2017级体育教育专业,中共党员。座右铭:马行千里,不洗尘沙。
二、故事背景
1931年,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,以江西瑞金为中心,在江西南部、福建西部建立革命根据地,统一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。中央苏区时期,党的第一个全国性体育组织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赤色体育运动委员会”成立,以“锻炼工农阶级的筋骨,战胜一切敌人”为方针,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活动,从实际出发制定体育政策,将体育工作与军事训练、文化教育、青少年教育、政治宣传紧密结合,切实有效的提升了红军战斗能力,增进了军民团结,这一时期的体育工作鲜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初心宗旨,将艰苦奋斗、团结协作等体育精神贯穿始终,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,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宝贵的经验财富。
三、军事体育为核心
对体能训练的重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的优良传统,提出了“体育军事化”的口号,早在井冈山时期,红四军就注重开展出操、刺杀、投弹、摔跤、爬山等军事训练。苏区时期,由于国民党实现军事“围剿”和严密经济封锁,中央苏区生活艰苦,部分战士出现营养不良、疟疾病患等情况,严峻战争形势要求红军继续加强体能,提升战斗能力。苏区时期,红军除开展军事色彩浓郁的体操、爬竿、刺杀等项目外,还开展各类足球、篮球、排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游泳、登山、赛跑、跳远、跳高等活动。为了推动红军体育活动的开展,经常在全军中组织军事运动会,据不完全统计,仅 1933年,中央苏区举行体育运动比赛 200余次,根据档案记载,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军事运动会为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县叶坪大练兵场举行“中华苏维埃第一届工农兵士游艺大会”。
1933年,中央苏维埃政府确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,八一建军节由此确认下来,朱德、周恩来签署了《关于“八一”纪念活动办法》的命令,决定“八一”建军节举行阅兵、授奖章、授旗、运动会、文艺汇演等活动。各军区开展了军事体育运动会,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于 1933年8月6-14日在江西永丰藤田举行了全军首届赤色体育运动会,其中体育比赛项目有100米、500米、跳高、跳远、乒乓球、足球、篮球、体操等,军事体育项目有刺枪、投弹、射击、武装越野和队列等,这是全国军事运动会的发端与雏形。
最为盛大的是1933年5月30日-6月3日在瑞金举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“第一届体育运动会”,也称“五卅”赤色运动大会,共有来自红军各军团、江西和福建两省以及中央政府各机关、苏区群众在内的16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18项体育比赛及表演赛。博古(秦邦宪)、邓颖超、王盛荣、项英、张爱萍、何长工、杨尚昆等当选为本届运动会主席团成员,毛泽东、洛甫(张闻天)、邓颖超等担任了裁判工作,这些党的领导人是体育史上最早的裁判之一,参与引领体育活动的开展,共和国体育事业与党的发展息息相关、命运与共。
在本次运动会的总结会上,委员张爱萍同志提出了“比赛不是为了胜负,而是为了锻炼铁的筋骨,需要有锻炼工农身体的竞赛,而不是锦标主义”等观念,蕴含着“公平竞争、强身健体、友谊第一、比赛第二”的体育精神传承至今。
四、有序组织为保障
“五卅”赤色运动大会后,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赤色体育运动委员会”正式成立,在统一的体育组织领导下,中央政府借鉴苏联军事体育的体制和模式,结合中央苏区体育活动的情况,在军队、学校、农村和机关组织成立俱乐部和列宁室,负责组织和实施体育训练及比赛活动。机关、军队带头,调动和群众的积极性,根据 统计,1933年, 在中央苏区3932个乡中, 共有俱乐部 1917个,经常参加文体活动的将近十万人,苏区体育活动因陋就简、因地制宜,在组织强有力的保障下,如火如荼的开展与普及。
五、群众路线为宝贵经验
1933年,《第二次闽浙赣省苏大会文化工作决议案》中指出:“体育运动,应在工农群众中去开展,发动群众经常做各种运动,特别是做关于战争需要的运动,如跳高、跳远、赛跑、游泳等运动,强身健体,锻炼在革命战争中所需要的技能。”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初心实践,苏区体育工作中注重与群众的文化教育、思想教育、政治宣传相结合,在工人、干部、农民、妇女、青少年等群体开展了针对性的体育活动,如在赤少队中组织野营拉练,并在每年国际青年周期间组织青年开展体育竞赛,邀请儿童团、少年先锋队、地方群众观摩参与;组织工厂女职工成立女子篮球队、女子排球队开展体育比赛;在农村地区利用各类设施开展踢毽子、放风筝、赛跑、跳高、跳远、下棋、捉迷藏等简易的体育活动,有条件的地方建设运动场开展球类、田径运动,针对农民总体文化程度较低的情况,将体育活动与文化教育相结合,利用报刊、杂志、学习班等形式进行体育工作的宣传,将思想政治工作巧妙的结合;在机关中成立各种篮球、足球、排球等运动俱乐部,领导干部带头参加,在体育活动中不分官职大小,官兵同赛、军民同乐,在群众中广泛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,为苏区军民提供了激励斗志、鼓舞士气、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。
六、学校体育为特色
苏区中央教育部门颁布了《体育教育法》,要求各学校的体育教育参照执行。苏区各类学校重视体育教育、培养体育骨干、设置体育课程,有的还成立了运动队。如列宁小学每周安排有8个小时的游艺课程,其中体操课安排3个小时,此外还有课外活动用于开展军事游戏活动;体育教材方面,编辑出版《赤色体育规则》《田径教学法》《少年体操》《少队游戏》等专门的体育运动项目教材,结合革命现状,对“赤色体育”开展了专门的研究与宣传,分析体育项目动作技巧,加强运动指导;此外,还在《工农读本》《国语读本》及《共产儿童读本》中加入体育方面的课文,在青少年中普及体育项目知识;在体育活动方面,还经常组织学生运动会、组织儿童团员们进行军事操练和体育训练。为促进各小学体育活动的开展,1933 年10月22日,苏区中央教育部与少共中央儿童局联合发出《关于举行秋季列宁小学校学生大检阅的通知》,其中体育比赛是重要的内容。
1932年5月,朱德同志在中央苏区福建省长汀检阅了少年先锋队的军操、游戏、野外演习,之后,同工农大众合影。
苏区体育运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,在增强军民战斗力、鼓舞军民斗志、丰富军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。回望百年党史,追溯体育事业发展脉络,从中更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在成立、奋斗初期就秉承的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初心百年未改,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实事求是、团结协作的精神传承至今,激励当代体育人不忘初心,接力奋斗,续写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更美篇章!